上周在咖啡馆赶稿,隔壁桌的妹子突然戳了戳我胳膊:"请问WiFi密码是‘老板最帅’吗?"我张嘴就接:"不,是‘老板娘更美’。"结果吧台传来老板一声咳嗽——空气突然安静得能听见我社死的心跳。你看,陌生人社交就是这么玄学,往前一步可能是段子,退后一步就成了事故现场。
记得有次参加读书会,我对着个穿《百年孤独》文化衫的男生狂侃马尔克斯,说到兴头上才发现人家衣服是女朋友买的。最致命的是当我试图圆场:"那你喜欢..."的时候,他默默掏出了《霸道总裁爱上我》。那种尴尬就像你精心准备了满汉全席,结果对方是来吃减脂沙拉的。但神奇的是,后来我们居然因为吐槽畅销书成了酒友,现在他结婚时我还当了司仪。
说实话,这个时代交朋友就像在自助餐厅挑海鲜。Tinder左滑右滑像在开生蚝,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珍珠还是沙粒;线下活动则像摆满刺身的回转带,转了三圈还是下不了筷子。我有阵子沉迷某社交APP,匹配到个自称"当代陶渊明"的哥们,见面发现他在CBD开有机农场——卖128块一根的胡萝卜。那天我硬着头皮夸他"返璞归真",回家就把APP名字改成了"人类迷惑行为大赏"。
但你要说我完全抗拒陌生社交吧,上个月在地铁口帮韩国游客找酒店,比划带蹦跶地聊了半小时。最后人家送我包泡菜,包装上"辛奇"俩字让我懵了半天。这种毫无负担的交流,反而比精心设计的"认识一下"舒服得多。就像突然收到一张没写金额的彩票,刮开谢谢惠顾也不亏,万一中奖就是惊喜。
文章底部单独广告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