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城附近视频交友

同城聊天交友软件

点击下载
去年换工作搬到一个新城市,人生地不熟的我第一反应就是:赶紧下几个交友软件试试。说实话,以前总觉得用这些软件有点尴尬,但真到了需要拓展社交圈的时候,才发现它们确实是个捷径。前前后后折腾了五六款,踩过坑也遇到过惊喜,今天就聊聊那些让我又爱又恨的本地交友软件。

同城聊天交友软件

先说说探探吧,这应该是我最早下载的一个。滑动匹配的模式确实很直观,左滑右滑跟玩游戏似的,刚开始那几天我简直上瘾。但用久了就发现,这地方鱼龙混杂到什么程度呢?有次匹配到一个自称“自由摄影师”的男生,聊了两句发现他朋友圈全是微商广告,后来才知道是来发展下线的。不过探探也不是没优点,它的用户基数确实大,我在上面认识了一个同小区的女生,现在周末经常约着一起遛狗。但要注意的是,这里的匹配质量跟你的筛选耐心成正比——得做好在一堆“hi”和“在吗”里淘金的准备。 后来朋友推荐了Soul,说是更注重兴趣社交。这个软件的界面确实挺小清新的,注册时要先做一堆性格测试,匹配机制也更看重共同话题。我在这里遇到过最神奇的事,是匹配到一个和我喜欢同款冷门乐队的人,结果发现他就在隔壁写字楼上班。不过Soul有个问题,就是太“文艺”了,有时候刷着刷着会觉得大家都在努力营造某种人设。而且它的语音房功能虽然有趣,但半夜经常变成情感电台,有次我凌晨两点听到有人在读顾城的诗,氛围诡异得直接退出。 说到本地化做得好的,不得不提“附近的人”这个古早功能。微信的我是不敢用了,但在一款叫“积目”的软件上,这个功能意外地实用。它会显示用户常去的商圈和活动轨迹,有次看到有人经常出没我家楼下的健身房,聊起来才发现是私教,后来还真去上了他的课。积目的活动板块也挺活跃,上周刚通过它报名了个羽毛球局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这类基于位置的软件需要格外注意隐私设置,我有次不小心开了实时定位,半小时收到三条“看到你在星巴克”的私信,吓得赶紧关了。 最近半年用得最多的是“她说”,主打严肃交友。这个软件的设计就很“克制”,每天只推21个匹配,而且必须互相点赞才能聊天。刚开始觉得效率太低,后来发现反而省时间——毕竟不用应付无效社交。在这里认识过一个特别投缘的男生,我们连麦看过三次世界杯,虽然最后没发展成恋爱关系,但成了很好的球友。不过这款软件有个bug,它的算法似乎对某些职业有偏好,我作为设计师经常被匹配到互联网从业者,朋友圈都快变成行业交流会了。 说到奇葩经历,有次在某小众软件上遇到个自称“灵性导师”的匹配对象,上来就要给我算塔罗牌,还说我们前世是师徒关系。我一时好奇多聊了几句,结果对方开始推销998元的能量水晶,吓得我直接拉黑。这类故事听多了就会发现,交友软件就像个放大镜,能快速暴露人类的多样性。 用了这么多软件,最大的体会是:没有完美的,只有合适的。如果你性格外向想快速认识人,探探这类大众软件更合适;要是注重精神交流,可以试试Soul;想找同城活动就关注积目;认真找对象的话,“她说”这种慢节奏的更靠谱。不过说到底,软件只是提供机会,能不能交到朋友还得看自己。我现在已经养成习惯了,看到有趣的匹配对象就直接约线下咖啡——毕竟再多的滑动匹配,也比不上一次真实的面对面聊天。
文章底部单独广告
wuchang
wuchang
这个人很神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