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本地约会吧”生存指南:如何在韭菜地里找真爱
上周见的那个“投行精英”差点让我把咖啡喷出来。西装革履的头像下,本人穿着起球的优衣库,支支吾吾说不清公司英文名,最后憋出一句“其实我刚离职”。更绝的是,他中途接了三个电话,全是催网贷的——这操作简直离谱,我差点以为自己在拍《今日说法》番外篇。
后来想想,这大概就是“本地约会吧”的魔幻现实主义。注册时填的“高学历高收入”标签,平台压根不验证,你写自己是马斯克都行。最骚的是,这哥们资料里还挂着“诚信交友”的官方认证,笑死,认证费交够就能领吧?
那些秒回的“女神”,可能是AI养的电子宠物
我算是摸清了,这类平台的核心商业模式就俩字:养鱼。机器人账号多得能组个复仇者联盟,凌晨三点秒回你“哥哥好寂寞”的,八成是脚本。有个同事(对,就是我本人)曾连续匹配到三个用同一套网红照片的“小姐姐”,连错别字都一模一样。客服的解释?“可能是用户上传失误”——失误到连痣的位置都不差?您这算法是祖传的Ctrl+C/V吧?
和某大厂朋友聊过,这类App盈利就靠三招:卖虚拟礼物(比如88元一朵的电子玫瑰,比真花还贵)、会员等级(不充钱只能看模糊照片,充了发现对方更模糊),最坑的是“情感导师”服务。我闺蜜被忽悠买8888元的“高端匹配”,结果介绍的男生开口就问能不能合伙做微商。气得她当场删APP,转头去寺庙求了桃花符。
酒托、杀猪盘和你的防坑雷达
说几个真实案例醒醒脑:
文章底部单独广告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