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城附近视频交友

找人这事儿,真不是发个朋友圈那么简单

点击下载
去年我表弟开餐馆,图省事在58同城上挂了个“高薪聘厨师”的广告。结果来的那位老兄,颠勺像在铲沙子,最后炒出来的青椒肉丝,肉是肉、椒是椒,活像离了婚的夫妻。这事儿让我明白:在本地找人,光靠平台首页那些金光闪闪的广告词,还不如巷子口王大爷随口一句“我侄儿在XX酒店掌过勺”来得靠谱。 急招?试试这些“土法子” 临时缺个水电工或者周末想找个保洁,千万别死磕招聘软件。你猜怎么着?我们这片区的家政阿姨,十个有八个根本不会上网——她们接活全靠小区超市门口的招工小黑板。去年夏天我家空调坏了,在三个平台下单都没人接单,最后是楼下五金店老板叼着烟说了句:“拐角修车铺的老张会弄,他电话我写你手心上。” 临时工市场有个潜规则:越是急活,越要当面谈。工地招工写“日结200”不如直接拍段工友蹲在路边吃盒饭的视频发抖音,配上定位。那些刷到同城视频的工人,可比APP里海投简历的实在多了。不过得留个心眼,上次有个包工头在视频里放的都是盒饭里的红烧肉镜头,结果人到工地发现只有白菜豆腐——第二天就跑了半个队。 长期合作?得学会“看人下菜碟” 找长期员工就像相亲,光看简历能把你坑出眼泪。我帮幼儿园找过保育员,简历上写“带过30个孩子”的阿姨,问细节就支支吾吾,后来才承认是在老家帮邻居看过两天娃。现在我的必杀技是让应聘者现场演示:找保姆就让她叠带纽扣的婴儿服,聘厨师直接拎条活鱼过来——手稳的人杀鱼都像在打太极。 装修行业的水最深。那些报价低于市价30%的木工,八成会在你验收时突然“发现”石膏板不够要加钱。上个月李姐家装修,工人说“我们都是老乡不骗人”,结果吊顶做到一半全体消失,后来才知道他们同时在五个工地玩“时间管理”。现在我都要求工人打开手机相册看最近三个工程现场图,连日期水印都得对得上。 有些话得反着听 “经验丰富”可能等于“在自家厨房煮过泡面” “绝对专业”翻译过来是“刚花298买了套假证” “随叫随到”的真实意思是“现在没活干闲得慌”

找人这事儿,真不是发个朋友圈那么简单

最讽刺的是,有时候最便宜的恰恰最贵。我们街口那家打印店贪便宜找了个“会设计”的小伙,后来发现他连PS图层都不会开,重新做海报的钱够请三个正经设计师了。 人心比简历难读 记得有次帮客户找钢琴老师,来了个简历漂亮的姑娘。试课时她弹《梦中的婚礼》像在敲钉子,还总瞟墙上的钟。后来我偶然在菜场看见她教闺女挑西红柿,那不耐烦的劲儿跟试课时一模一样——有些人啊,装得了一时,装不了买菜这种日常。 绕了这么大圈子,其实就是:线上平台适合撒网,但别指望捞上来的都是活鱼;熟人介绍要欠人情,可往往最保险;至于中介…呃,也不能说全都黑心,至少我家附近王姐开的那家,墙上贴的手写“本片区地图”比导航还详细。 老话讲“找人不如等人”,其实等的是缘分,更是你的眼力。现在我看人简历都先看手指缝——修车师傅指甲缝有油渍的比干净的靠谱,保姆掌心有茧的比戴美甲的勤快。要是按招聘广告上的“薪资面议”真去面议,你会发现他们议价的速度比你问“包吃住吗”还快。
文章底部单独广告
wuchang
wuchang
这个人很神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