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我表弟开餐馆,图省事在58同城上挂了个“高薪聘厨师”的广告。结果来的那位老兄,颠勺像在铲沙子,最后炒出来的青椒肉丝,肉是肉、椒是椒,活像离了婚的夫妻。这事儿让我明白:在本地找人,光靠平台首页那些金光闪闪的广告词,还不如巷子口王大爷随口一句“我侄儿在XX酒店掌过勺”来得靠谱。
急招?试试这些“土法子”
临时缺个水电工或者周末想找个保洁,千万别死磕招聘软件。你猜怎么着?我们这片区的家政阿姨,十个有八个根本不会上网——她们接活全靠小区超市门口的招工小黑板。去年夏天我家空调坏了,在三个平台下单都没人接单,最后是楼下五金店老板叼着烟说了句:“拐角修车铺的老张会弄,他电话我写你手心上。”
临时工市场有个潜规则:越是急活,越要当面谈。工地招工写“日结200”不如直接拍段工友蹲在路边吃盒饭的视频发抖音,配上定位。那些刷到同城视频的工人,可比APP里海投简历的实在多了。不过得留个心眼,上次有个包工头在视频里放的都是盒饭里的红烧肉镜头,结果人到工地发现只有白菜豆腐——第二天就跑了半个队。
长期合作?得学会“看人下菜碟”
找长期员工就像相亲,光看简历能把你坑出眼泪。我帮幼儿园找过保育员,简历上写“带过30个孩子”的阿姨,问细节就支支吾吾,后来才承认是在老家帮邻居看过两天娃。现在我的必杀技是让应聘者现场演示:找保姆就让她叠带纽扣的婴儿服,聘厨师直接拎条活鱼过来——手稳的人杀鱼都像在打太极。
装修行业的水最深。那些报价低于市价30%的木工,八成会在你验收时突然“发现”石膏板不够要加钱。上个月李姐家装修,工人说“我们都是老乡不骗人”,结果吊顶做到一半全体消失,后来才知道他们同时在五个工地玩“时间管理”。现在我都要求工人打开手机相册看最近三个工程现场图,连日期水印都得对得上。
有些话得反着听
“经验丰富”可能等于“在自家厨房煮过泡面”
“绝对专业”翻译过来是“刚花298买了套假证”
“随叫随到”的真实意思是“现在没活干闲得慌”
文章底部单独广告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