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本地交友软件Rokid杭州灵伴科技》
某个加完班的深夜,我瘫在沙发上刷手机,突然被一条广告击中——“在杭州,找到你的城市搭子”。鬼使神差地,我下载了Rokid。图标是只线条简洁的燕子,点开后界面泛着冷蓝色调,像凌晨四点的西湖水面。第一印象很“杭州”:没有探探那种荷尔蒙扑面而来的滑动特效,推荐的活动列表里甚至有个“夜游运河读书会”——这年头还有人信这个?
我对着“附近的人”划了十分钟,匹配到一个头像用《星际穿越》黑洞截图的男生。破冰对话框自动弹出:“你也喜欢诺兰?”我盯着这句AI生成的问候,手指悬空了三秒,最终回了个表情包。后来我们尬聊了两句《信条》的时间线,对话像断线的风筝栽进已读不回的黑洞。
“附近”到底意味着什么?
Rokid最让我意外的,是它把“本地化”做得像本城市指南。对比微信“附近的人”(充斥着微商和“夜来香”昵称)或是Soul的虚拟星球,Rokid的“同城活动”页面居然真有杭州线下展览、骑行活动的信息推送。我同事阿欢上周通过它加入了黄龙体育馆的羽毛球群,但她说真正到场的人只有报名的一半,“软件上聊得火热的人,好像把社交能量都耗在点赞上了”。
技术上,它用了些讨巧的小花招。比如AR地图上漂浮着用户标签,点击能看到对方发布的西湖落日打卡照。但当我试着用VR功能“虚拟喝茶”时,建模粗糙的茶桌和卡成PPT的动画,瞬间让人梦回2018年的某款元宇宙社交APP。杭州灵伴科技显然更擅长处理实体空间的数字投影,而非构建新世界。
当算法替你筛选“志趣相投”
文章底部单独广告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