×
上周三加班到9点,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时候,我鬼使神差点开了刚下载三天的茂菊口腔——别被名字骗了,这其实是个披着"口腔健康"外衣的交友软件。开屏动画是颗跳动的智齿,配文"找到让你牙疼的人",这诡异的幽默感居然让我笑出了声。
注册时有个细节很戳我:它不要你填年薪房产,而是问"周末更愿意去798看展还是在家煲剧"。但上传头像卡了足足十分钟——后来发现是系统在智能修剪我的双下巴,这算贴心还是冒犯?
真正让我留下来的是"三公里夜宵地图"功能。那晚匹配到个住在同个写字园的姑娘,两人在兰州拉面馆对着手机屏幕傻笑。她吐槽说:"原来你也逃不过老板的'自愿加班'啊",瞬间共情拉满。这种精准的本地化场景,探探那种全国撒网的模式根本做不到。

说到探探,茂菊口腔最反套路的就是它的"慢匹配"机制。右滑喜欢后不能直接聊天,得先互相点赞三条动态——上周匹配到个玩黑胶的男生,我们靠评论对方收藏的唱片封面聊了三天才解锁私聊。急色鬼肯定受不了,但对我这种害怕"在吗开场死"的社恐人简直是缓冲神器。
不过它的算法推荐偶尔让人哭笑不得。自从在某次线下烘焙活动签到后,首页天天给我推面包师——虽然我简历里明明写着"厨房杀手"。上周终于忍不住点了"不感兴趣",结果第二天收到系统消息:"检测到您可能麸质过敏,已过滤面食相关推荐"。我...谢谢?
线下活动是茂菊口腔的王牌。上个月参加他们组织的密室逃脱局,发现个隐藏设定:组队成功会发放定制冰棍,棍子上刻着队友的ID。这种小心思比Soul的"灵魂测试"实在多了——虽然那天和我分到同款抹茶味冰棍的男生,后来证明是个用《周易》算塔罗牌的玄学骗子。
用户基数确实是个硬伤。有次凌晨两点想找喝酒搭子,刷了半小时只匹配到三个账号,其中两个还是清一色的健身房自拍。但话说回来,小圈子也有小圈子的好,至少不会像某藤那样动不动刷到前同事。
最让我纠结的是它的隐私设置。可以选择"仅展示给参加过同类型活动的人",但上次读书会明明勾选了"科幻小说"分组,第二天却收到养生茶活动推送——后来发现是因为我在《三体》书评里写了"熬夜看完头晕"。这波大数据监控属实细思极恐...
用了三个月,卸载重装三次。它像杯半糖奶茶,不够刺激但刚好解瘾。昨天软件更新,开屏词变成了"智齿可以拔,心动别乱拔"。不知道这群脑洞清奇的产品经理还能玩出什么花样,但下次深夜加班时,我大概还是会点开那个跳动的牙齿图标。
(突然想到)对了,那个用村上春树句子当签名的读书会姑娘,后来发现是我们公司隔壁部门的UI设计师——这个世界有时候小的让人牙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