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深夜刷到的相亲简历和咖啡馆偶遇之间,隔着5个交友APP的血泪史》
上个月搬家后,我在新小区遛狗时突然意识到——我的柯基“黄油”的社交圈比我广多了。这不行,得找个能认识活人的APP。结果三个月下来,我手机里多了5个交友软件,以及一肚子槽点和冷知识。
1. 当深夜刷相亲简历成为新型电子榨菜
某蓝色图标APP的推荐机制绝对有毒。晚上11点后刷到的全是“30岁前必须结婚”“年薪50万+优先”的简历,配图清一色西装领带+高尔夫球场。但白天同个APP推的却是“周末约脱口秀”“寻找烘焙搭子”...后来我懂了,这算法分明是把用户分成“深夜EMO组”和“阳光社交组”。
有个冷门发现:个人资料第三张照片决定80%的匹配率(别问我怎么统计的,刷了200次得出的玄学)。放宠物照片的通过率比健身照高40%,但千万别放旅行风景照——系统会默认你是旅行社机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