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城约会哪个靠谱
同城约会的罗生门:当算法开始替你心动
上周三深夜,我哥们老李突然弹我微信:“江湖救急,转5000!”电话过去,他支支吾吾说被“同城约会”认识的姑娘套路了——人家先是说生日要红包,后来又称父亲住院。等我翻出知乎上“茶叶妹诈骗案例”甩给他,他才反应过来那个总在深夜“刚好也在朝阳区”的姑娘,定位可能是虚拟的。
这事让我翻出手机里尘封的某约会APP。开屏就是闪烁的“3位新消息”,点进去全是系统生成的“高匹配度”打招呼。你细品,这些平台最擅长制造一种“你被需要”的错觉,就像便利店关东煮,看着饱满诱人,咬下去全是淀粉。
谁在和你“即时匹配”?
早些年我也天真过,以为那些秒回消息的真是都市寂寞灵魂。直到有次凌晨三点试探性发了句“失眠”,立刻收到三条带着精修自拍的回复——文案都是复制粘贴的“哥哥怎么还不睡”。后来做互联网的朋友透露,部分平台会雇佣“氛围组”,KPI是每天主动匹配200个真人用户。
不过这么说也不完全对。真实用户当然有,比如我同事王姐。35岁项目经理,相亲角被嫌弃“年纪大”,只能在APP上碰运气。但她动态里晒的烘焙照片永远没人点赞,倒是只要发张露锁骨的晚餐照,瞬间涌来20+私信。你看,算法早把人性摸透了:正经交友的沉底,搞速食社交的浮在上面。
<< 上一篇
下一篇 >>